在广东江门这片制造业热土上,江门市速可众机械有限公司是熠熠生辉的代表。走进江门速可众的车间,百余台海天精工立式加工中心低声轰鸣,奏出高效生产的序曲。这家深耕摩托车行业的企业,正从摩托车零部件的“隐形冠军”出发,迈向新能源与智能装备的蓝海。而驱动这场转型的核心动力之一,正是与海天精工十年如一日的深度合作。

速可众的故事始于对“精工锻造”的执着。2005年成立之初,公司便锚定目标,为国内外摩托车巨头供应关键结构件。江门速可众总经理李海龄向我们介绍到,一条刹车踏板需经历20余道工序,从千吨压力机的锻造成型,到CNC加工的毫米级雕琢,再到表面处理的抗腐蚀镀层,每一道关卡都是对精度与强度的双重考验。正是有海天精工立式加工中心的加持,速可众在摩托车零部件领域拿下60%-70%市场份额,成为豪爵、铃木、本田、春风动力等品牌的“幕后铁臂”。

江门速可众承接了摩托车上众多零配件的生产,例如上下连板,方向板,脚踏,压块,侧支架,刹车等。在这里,每台设备都承载着严苛的精度标准,如摩托车摇臂的同心度误差需小于0.05毫米,表面刀纹如缎面般均匀,这是评判一个零件是否达到要求的硬性门槛。

“从浙江老厂到江门新基地,海天设备跟了我们十几年。” 李海龄对此十分感慨。在早期生产中,海天精工机床的刚性与稳定性优势便十分明显。在江门厂区建成后,速可众便果断投入100台立式加工中心应对极速增长的业务需求。海天精工公差波动始终控制在5丝以内,废品率近乎归零,令其十分满意。江门速可众车间生产主管胡锐明与我们说道:“海天精工立加性能稳定,电主轴效率高,对比友商能提高20%。而且自带应用参数配置,在使用中十分方便,很符合实际情况。”

海天精工的价值远不止硬件,它更为客户提供一套“生长型”解决方案。当机床进驻工厂时,工程师便带着应用方案驻厂协调,从机床参数到零件试切,以最快速度完成机器调试。有任何问题,海天精工顺德服务中心半天内即可到达,这种“响应无时差”的服务,成为江门速可众快速交付的底气。

随着新能源汽车、无人机等产业的爆发,轻量化需求从“优势”升级为“刚需”。速可众的“第二战场”也延伸至无人机关节臂、机器人传动件等全新领域。在江门厂区,一片新划定的区域正酝酿变革,今年7月,速可众投入的20台1300的立加即将到位,用于单一零件大批量生产,这将是速可众与海天精工共建的首条无人化自动线,可使速可众大幅提升产值,朝着目标跃进。

随着新能源汽车、无人机等产业的爆发,轻量化需求从“优势”升级为“刚需”。速可众的“第二战场”也延伸至无人机关节臂、机器人传动件等全新领域。在江门厂区,一片新划定的区域正酝酿变革,今年7月,速可众投入的20台1300的立加即将到位,用于单一零件大批量生产,这将是速可众与海天精工共建的首条无人化自动线,可使速可众大幅提升产值,朝着目标跃进。